醉美黔菜 | 黔菜是一段历史,更是一种乡愁
贵州位于我国的西南部,地处云贵高原,东靠湖南,南邻广西,西毗云南,北连四川和重庆,以高原、山地、丘陵和盆地居多。俗话说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,贵州因其独特的地形气候,致使自然资源丰富,产品类别多,尤其是各种山珍原生态产品,让贵州黔味菜系独树一帜。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方人创造一方菜。为系统展示和传播贵州的美食文化,《贵州画报》联合贵州旅游产业发展集团策划推出“醉美黔菜”专辑,通过寻味、品味、回味、意味四个篇章,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黔菜的美味世界。
/ 卷首语 /
淡淡的鲜香,缓缓地沿着口、鼻与眼的神秘通道,荡漾进我心灵的至深处。让我在朦胧与沉醉之间,品味着黔菜,这深山与高峡间神秘的精美……
有人说黔菜是融合了时代的产物;有人说黔菜是融合了地域的产品;有人说黔菜是融合了时间的历史,但我更愿说,黔菜是鲜与香的完美融合,黔菜是过去与现代的勾兑,黔菜是联通未来的憧憬。
“黔”,在中国文字中本意是“黑色”。黑色的食品是生态的食品、健康的食品、营养的食品。黔菜以“黔”为首,它界定了这类菜肴的属性,更界定了这类菜 肴的渊源。
“黔首”在中国古代是指由老百姓创造的菜,由老百姓传承的菜,保留在广泛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菜,是最具生命力的菜!
贵州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,加上世居汉族,共有18个世居民族,另外还有31个旅居民族。他们把他们的生活习俗与文化,当然也包括了饮食和菜肴文化,融入贵州。同时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的破碎区,地块分割严重,历史上交通 极为不便,民间就有“三里不同俗,十里不同天”之说。这样的环境和地貌,也造成了进入贵州这块神奇土地上的人群成碎块状分布,从而为中华民族保留下了生态的菜肴“博物苑”。
有人说黔菜生态自然,有人说黔菜香辣异酸,其实这仅仅是黔菜的一小部分特点,黔菜文化的真正底蕴, 是深藏于黔菜调味和养生秘诀中的代盐文化。众所周知,贵州不产盐,世人皆说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。”可是古人中又有几人知道,黔道之难何止难于蜀道的百十倍。由于当时的交通阻绝,更源于各封建王朝苛刻的盐税,贵州地域内曾达到“斗米斤盐”,甚至是数斗米换1斤盐的程度。缺盐人就会脱水,一旦脱水,轻则全身无力,重则危及生命,这也就是今天黔南、黔东南一带盛传“三天不吃酸,走路打蹿蹿”的原因。缺盐,于是贵州人掌握了以酸、硝、灰中的硝盐代替食盐以解决生理问题,后来辣椒进入中国,聪明的贵州更是将这种被当作观赏植物的东西在思南变成了食品,从而让“香辣”进一步丰富了黔菜的味型。
黔菜是一段历史,黔菜更是一种乡愁,让我们徘徊在黔菜的香与辣之间,一如徘徊在贵州的山与水之中……
文/吴茂钊
编辑/王江兰 王雯佳 杨蕾 校对/许婷
一审/廖迅 二审/夏进 三审/吴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