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玉梦集团:科技赋能“酸汤+” ,锤炼酸汤产业“慢功夫”
“这次吃的酸汤和之前的不太一样,非常爽口开胃。”4月7日,数名北京旅客来到贵州玉梦食品(集团)有限公司参观时,对酸汤产品赞不绝口。
地面上,一排排扎着红色布条的土坛罐整齐罗列;地底下,一口口密封严实的地窖星罗棋布;离地2米左右,一个个垂直而立的玻璃钢罐直指屋顶。
酿造车间
从最低500斤到最高40000斤,经过多年发展,贵州玉梦集团打造了不同类型的发酵与存储体系,其中,4万多个土坛罐、360个地窖、66个玻璃钢罐。
“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,我们需要生产更多的酸汤。土坛罐空间有限,在制作工艺上也不宜再继续扩容。因此,我们改良了技术,定制了符合企业所需的玻璃钢罐,为扩大规模奠定了坚实基础。”贵州玉梦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钟定江说。
步入发酵车间,“噗噗噗”的声音不绝于耳。“这是西红柿、辣椒等原料在土坛里发酵所产生的气泡,出现这个声音说明罐子的密封性良好,原材料的发酵也非常充分,酸汤的品质不错。”贵州玉梦集团品控部副经理宋家海对记者说。
慢工出细活。宋家海表示,酸汤需要先在地窖里发酵一段时间,然后将其抽出,加上特制的调配剂后再放入土坛罐中进行第二次发酵,共计耗时1年以上。
公司董事长田其明在查看辣椒发酵情况
作为科技型民营企业,贵州玉梦集团已成长为拥有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(第一酿造基地)、贵州黔酸王食品有限公司(第二酿造基地)、贵州蚩尤世家饮品科技有限公司(第三酿造基地)等20余家子公司。目前,公司年发酵(存储)酸汤产能达5万余吨,是全国规模最大、储量最多的酸汤发酵、生产、加工企业。
一坛酸汤,始于农业,成于工业。公司在贵州建立了上万亩辣椒、西红柿、生姜等种植基地,每年采购2万多吨农副产品。经酿造,普通的原材料被转化成一碗碗标准化的酸汤,实现了“身价倍增”的华丽转身,助力近3万村民增收。
紧挨着发酵车间不远处的一层黄色小楼,是贵州玉梦集团的主要研发基地。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钟定江介绍,作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贵州省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贵州玉梦集团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5%开展研发。
贵州玉梦集团的研发基地
目前,贵州玉梦集团共有研发团队23人,外聘专家14人。此外,公司与四川大学、西南大学、贵州大学、贵州医科大学、贵阳学院、黔东南州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等科研院所合作,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开展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。
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。截至目前,贵州玉梦集团累计获得“二次发酵”“窖藏保鲜”等知识产权60余个,建成酸汤等多类型的生产线16条。
2003年,公司联合相关专家,成功解决了快消式酸汤火锅底料保质期问题,从而助推凯里酸汤销往更远的区域,因而摘得中国国际专利技术金奖。
公司的系列产品
2013年,公司联合凯里市技术监督局等相关单位将“凯里红酸汤”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;2014年,公司参与起草“凯里红酸汤”贵州地方标准。
成立以来,贵州玉梦集团多措并举借助科技力量推动酸汤产业发展壮大。24年间,打造了11大系列共计110多个品类,远销北美、东南亚、大洋洲等地。
近期,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,贵州玉梦集团的酸汤供不应求。4月7日上午,五辆货车在仓库区有序排队,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将红酸汤复合调味料搬运到车上。当天,这些酸汤产品被运抵荔波小七孔景区,供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食用。
今年,贵州玉梦集团的销售收入目标为3亿元,比2022年增加1.2亿。在钟定江看来,发挥自身酸汤产业优势,跨入预制菜赛道,是其中一个重要抓手。
工人在包装酸汤粉
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,一汁成菜、一汤成面的饮食方式逐渐流行。花最短的时间、用最简单的方法享受美食,成为许多餐饮小白“傻瓜式”下厨的需求。
经过多方调研分析,贵州玉梦集团于2022年决定发力预制菜领域。3月3日,在首届中国国际(佛山)预制菜产业大会上,公司打响预制菜的开门红。
作为面向大湾区的贵州本土企业,贵州玉梦集团集中展现了玉梦酸汤、凯里酸汤粉、酸汤鱼调料、泰式酸汤(金汤)火锅等预制菜产品和特色食品,让来自各国各地的来访者、供应商接触和品尝到“世界酸汤美食之都”的美味。
贵州玉梦集团在参加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大会
好消息不断。3月10日,由贵州省商务厅主办的贵州省十大黔味预制菜(专家评审会)在贵阳举行。50余家参选企业云集现场,激烈角逐与比拼后,由贵州玉梦集团申报的“玉梦凯里酸汤粉”得到专家一致认可,最终成功入选。
钟定江表示,未来,贵州玉梦集团将锚定“酸汤+”,拓宽酸汤产业的内涵及外延,大力开展酸汤预制菜研发,锤炼快消领域的“慢功夫”,将独特的贵州风味推向更广阔的市场,继续引领整个贵州乃至全国酸汤预制菜产业的发展。
文章来源:贵州日报天眼新闻